一件T恤引发的革命
发表时间:2010-08-19
中老年看了很怀旧
年轻人看了很时尚
外国人看了很中国
一件T恤引发的革命
2007-06-07
本版撰搞 陈永耀 《每日商报》房地产工作室
临平城南世纪大道一侧,有个从名称到建筑都引人注目的楼盘,叫“保元泽第”,案名由国际级艺术大师韩美林题写,地道中国味。而该楼盘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时,却叫“圣地雅阁”,当时四处泛滥着欧美风。
是一件T恤,彻底改变了一个楼盘的命运。
“圣地雅阁”被废黜
2004年,贝利集团(原新城房地产)拿到这块100多亩的土地时,给楼盘暂名为“圣地雅阁”。策划班子与开发商基本想法是:只要迎合市场流行的欧美生活风情,销售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贝利集团董事长沈国健,余杭“老土地”,有着土地情结:“农民奉献出土地的分量,我心里明白。我拿到了土地,如果不能做个好盘,不能让楼盘流传下去,我会有犯罪感。”
正因将房地产开发纳入了伦理道德范畴,沈国健才有了废黜“圣地雅阁”的想法。他朦胧地意识到:“圣地雅阁”走流行之路省心省力,也没风险。但毕竟,那是从人家那里搬来的东西,不是杭州人骨子里的东西。而这一方水土,应该长出点自己的土特产。
“圣地雅阁”被废黜了!本地风格的方案在酝酿。
一件T恤
与地块相关的文化资料在收集中,而这些资料不时给沈国健以刺激。
沈国健在上海边看楼,边思考。在上海新天地陈逸飞时装作品陈列室,一件T恤让他怦然心动,现代而舒适的面料,非常地道的传统式样,左看右看味道好。“就是它了!”苦闷多时的沈国健,因为陈逸飞而有了明确的方向。
回杭后第一件事,当然是特意穿上那件心爱的T恤,去设计院。一番深入沟通,共识达成了,楼盘就是要做出陈逸飞T恤的感觉。为让设计师有更大的施展空间,也为了小区能够“纯粹”起来,沈国健还大笔一挥,砍掉了大量的含金量最高的小区沿街的商业用房。
多次商讨修正后,楼盘的定位开始明确:“要做出依托临平的‘新市镇概念’,让年轻人看了时尚,老年人看了怀旧,外国人看到说China。”因此,本案既要十分传统,但不能为传统文化而阻碍现代建筑技术、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。
这件大家说好的T恤,沈国健没穿几次,不舍得了,要放起来作纪念。
项目设计升格为项目研发
负责设计该楼盘的是浙江南方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。沈国健主动提出要大幅提高设计费,但甲方要求也水涨船高:设计合同改为研发合同,要按科研项目的要求做设计,力求做到最好,力求全面创新。
设计方当然高兴,一边是设计费提高,一边是通过该项目能够做出更亮堂的招牌。但设计过程中叫苦不迭。沈国健一有空就跑设计院,不断否定,不时提修改意见。为防止设计效果与实际出现太多偏差,沈国健又决定先建三幢样板房,因为样板房不满意可以反复重来。
中国人居委今年4月对保元泽第“人居金牌试点”进行中期评审时,给了全优。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看过保元泽第方案后,对该设计的评价是:“这才是设计!”
腐朽化神奇 建成即有“文保点”
一块好地,确实值得精打细磨。
至少从隋唐起,这儿是有名的东湖湖区。史有“湖开天下平”之说,先有东湖,后有临平,“临平”的地名也因湖而来。而该地块所处位置,是东湖在逐渐消亡过程中,剩下的最后一片湿地地貌区域。
唐宋时,大学者褚无量(褚遂良儿子)生在东湖边,白居易、苏东坡等着名文人更有诸多描写东湖风情、论述东湖水利的文章。
该地块面积100多亩,被一天然的环形活水所包围,环形内又有其他河道交错贯通,生态状况良好(设计中,每家每户都濒水,正是利用了这一先天条件)。
仿制青砖、仿古石桥当然也能做出传统风味的楼盘,但总觉缺失厚重的内涵。开发商不满足于此,他们异想天开地做了两件事:
一、趁杭州河坊街、湖滨拆迁改造,大量收购青砖,共计收进36万块。这批青砖将用到楼盘的关键立面上。这一化腐朽为神奇之举,让不少业内人士既眼红又佩服。
二、沈国健带人到德清、塘栖、崇贤等古镇广泛考察古桥,对形态合适但不属于文保对象的进行收购。保元桥、朗塘桥目前已成一块块构件,被编号收藏在公司仓库。等楼盘做园区环境时,保元桥将原样恢复在楼盘主入口,作为景观步行通道。而朗塘桥则被点缀在小区的中心花园。
保元桥收购闹出了一段有意思的风波。这一古桥作为交通载体,早已经废弃不用,在崇贤农村无人养护管理,在风吹雨打中正自然消亡。但“贝利集团”一着手收购迁建,就有人当成大事反映到了文保部门。
文保部门一了解,发现这桥还确有来历,属明朝石拱桥,原来文物普查时遗漏了。贝利集团房产进行迁址保护,应该鼓励。文物管理部门不久即发文,将“保元桥”列为保护对象,并异地迁建至“保元泽第”。“保元泽第”的保元,正是取自这座古桥。
楼盘建成即有“文保点”,怕全国也少见。
“从来不干”的大师破例了
一个特殊的机会,沈国健认识了艺术大师韩美林,并且得知韩美林是“杭州女婿”。
当沈国健委婉提出想请大师为小区创作雕塑作品时,大师一口回绝:“给小区做雕塑?我从来不干!”到第三次上门时,沈国健孤注一掷,不怕冒犯地坦言:“大师,你不缺钱不缺名,我开发的楼盘,相信不会让你身份掉价的。能有那么多业主及其子孙后代,每天享受你的作品,该多好啊!你的作品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。”
大师被感动,破例同意了。
去年7月,《母与子》系列雕塑作品运抵临平,目前在临平的人民广场展出,不久将永久陈列在保元泽第的花园内。《母与子》不仅仅是精彩的雕塑艺术,更是社区培育亲情文化的点睛之笔。这是不断生长着的文化!